![]() |
| 识药老君炉——人参 |
[ 2020/10/22 ] |
|
来源
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
别名
圆参、黄参、棒槌、人衔、鬼盖、神草、土精、地精、海腴、人葠
采收加工
通常在每年 10 ~ 11 月采收。根据不同加工方法,而成“红参”“生晒参”“糖参”“参须”“大力参”等。
性状
人参: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... |
|
|
![]() |
| 识药老君炉——龙胆 |
[ 2020/10/22 ] |
|
【古籍摘要】
《本经》主骨间寒热,惊瘸邪气,续绝伤,定五脏,杀蛊毒。
《别录》除胃中伏热,时气温热,热泄下利,去肠中小虫,益肝胆气,止惊惕。
《药性论》主小儿惊痫入心,壮热骨热,痈肿;治时疾热黄,口疮。
《日华子本草》治客忤,疳气,热病狂语,疮疥,明目,止烦。
《本草图径》... |
|
|
![]() |
| 识药老君炉——地黄 |
[ 2020/10/22 ] |
|
【古籍摘要】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"主折跌绝筋,伤中,逐血痹,填骨髓,长肌肉,作汤除寒热积聚,除痹。生者尤良。"
2.《珍珠囊》:"凉血,生血,补肾水真阴。"
3.《本经逢原》:"干地黄,内专凉血滋阴,外润皮肤荣泽,病人虚而有热者宜加用之。戴元礼曰,阴微阳盛,相火炽强,来乘阴位,日渐煎熬,阴虚火旺之症... |
|
|
![]() |
| 识药老君炉——骨碎补 |
[ 2020/10/21 ] |
|
【古籍摘要】
《本草求真》:"骨碎补,虽与补骨脂相似,然总不如补骨脂性专固肾通心,而无逐瘀破血之治也。"
《本经续疏》:"骨碎补(《开宝本草》)主破血、止血、补伤折,言能不使瘀结者留滞,不使流动者妄行,而补苴伤折,如未尝伤折也。"
来源
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... |
|
|
![]() |
| 识药老君炉——三七 |
[ 2020/10/21 ] |
|
【古籍摘要】
1、《本草纲目》:止血散血定痛,金刃箭伤、跌扑杖疮、血出不止者,嚼烂涂,或为末掺之,其血即止。亦主吐血衄血,下血血痢,崩中经水不止,产后恶血不下,血运血痛,赤目痈肿,虎咬蛇伤诸病。
2、《本草求真》:专入肝胃。兼入心大肠。又名山漆。时珍曰。或云能合金疮。如漆粘物也。
3、《本... |
|
|
![]() |
| 识药老君炉——檀香 |
[ 2020/10/21 ] |
|
【古籍摘要】
1.《日华子本草》:“止心腹痛。”
2.《本草备要》:“调脾肺,利胸膈,为理气要药。”
&nbs... |
|
|
![]() |
| 识药老君炉——淫羊藿 |
[ 2020/10/20 ] |
|
【古籍摘要】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"主阴痿绝伤,茎中痛,利小便,益气力,强志。
2. 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一切冷风劳气,补腰膝,强心力,丈夫绝阳不起,女子绝阴无子,筋骨挛急,四肢不任,老人昏耄,中年健忘。"
3.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咳嗽,去风,补肾而壮元阳。
... |
|
|
![]() |
| 老君炉好药材——硝石 |
[ 2020/10/20 ] |
|
【古籍摘要】
1. 《本经》:主五脏积热,胃胀闭,涤去蓄结饮食,推陈致新,除邪气。
2.《纲目》:治伏暑伤冷,霍乱吐利,五种淋疾,女劳黑疸,心肠病痛,赤眼肿痛,牙痛。
3.《别录》:疗暴伤寒,腹中大热,止烦满消渴,利小便及瘘蚀疮。
来源
为硝酸盐类... |
|
|
![]() |
| 老君炉好药材——片姜黄 |
[ 2020/10/20 ] |
|
【古籍摘要】
1.《本草拾遗》:“姜黄,性热不冷,《本经》云寒,误也。”
2.《纲目》:“姜黄、郁金、蒁药三物,形状功用皆相近,但郁金入心治血,而姜黄兼入脾,兼治气,蒁药则入肝,兼治气中之血,为不同尔。古方五痹汤,用片子姜黄治风寒湿气手臂痛。戴原礼《要诀》云,片子姜黄能入手臂治痛,其兼理血中之气可知。”
... |
|
|
![]() |
| 老君炉好药材——苏木 |
[ 2020/10/20 ] |
|
来源
本品为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 pan L.的干燥心材。
别名
苏枋、苏方、苏方木、棕木、赤木、红柴、红苏木、落文树
产地分布
分布广西、广东、台湾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等地。产于广西、云南、台湾、... 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