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茸酒,源出于《清太医院配方》<补益门>,是为乾隆年间一种温阳育阴的酒。
相传乾隆年间,正值青年的皇太子总会腰酸腿痛,手足寒冷梦遗滑精,太医名流医治无效,反而使病情日益严重,眼看太子卧床不起,这使太医们心急如焚,乾隆皇帝也寝食难安。这时有位大臣听说民间有个叫“王道人”的江湖郎中,尤其擅长治疗疑难杂症。便将此事禀告皇帝,皇帝闻知便立即召道人进宫。那王道人诊视太子之后,发现前面几位医生治疗时,忽略了发病的本质,乃至久医不愈。遂用人参、鹿茸、地黄,加以其他几味药材同宫中上好的陈年贡酒熬制成汤汁,再以贡酒为引服用,不久后太子痊愈如初,身体日益强壮,皇帝龙颜大悦,当即御赐金匾“王神医”。从此以后此方收入太医录,进一步优化,广传于民间,滋补强壮,主气固精,更是流传至今。此酒便是参茸酒。